抢救时,你会清场吗?
抢救时应该把家属请出去了吗?
案例
病区入住一位失血性休克的73岁老人。患者病情危重,医生下达紧急医嘱:立即建立静脉通路!但老人因休克血管难找,加上一大堆家属围观还七嘴八舌……年轻的夜班护士晓雅尽管使出浑身解数,也未能建立上静脉通路,急的满头大汗。
点评
这里不讨论危重病人建立静脉通道的事,单提抢救室,医护们是否懂得清场这个话题。
这么紧急抢救还不清场?留着家属干扰自己的工作吗?
热议
抢救病人时,你懂得清场吗?
我们先来看护理同仁们的热议:
#@熏阳宝宝:必须清场,我发现我就适合清场,上次有个心衰的用药抢救,因为我是后来到的,还把隔壁床的奶奶请出走廊了,担心围观影响我们工作,也担心把她吓得心律不齐。
#@不快乐小男孩:必须要清场啊,我们上次急诊抢救就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三个人四十分钟才扎上。
#@二十四夕:首先,不要让外行质疑、行为影响你的决断,这是最重要的;另外,无菌让病人多一份机会。
其次,空间,需要空间,真的需要大刀阔斧的空间,不要一群外人占了宝贵的抢救空间。
再者,同情心同理心,有些操作简单粗暴会让人接受不了的,如吸痰、气切、喉镜等,防治悲伤过度,也是防治扯皮。
挑一个好听的理由:建议家属外面等候。
#@无底深渊却万里:必须清场啊,你在那里忙得抢救,万一有人录像或是捣乱……
由此看来,抢救患者时清理无关人员要看抢救工作的需要,多数情况下的抢救,需要清理出无关人员,以避免干扰医护们的救治工作。
但在急诊室,也有抢救时不清场或是适度清场的时候。
比如:洗胃时患者不配合,一两个医护人员按不住的情况下,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还是会留一个患者家属或陪护以协助约束患者肢体,保障患者洗胃操作的顺利进行的。
抢救时应该把家属请出去了吗?
1、抢救时需要清场 多数情况下,由于抢救空间有限,抢救人员、抢救仪器都要占据一定的抢救空间,为方便抢救、保护患者隐私,顾及其他病人以及患者家属的感受,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有必要对抢救环境进行必要的清理,有专门的抢救室者,要关闭抢救室大门。不在抢救室发生的抢救,可拉围帘对同病室患者及家属进行遮挡,必要时,把同病室患者转到合适的病房。
2、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并不是说,抢救时一定要清理全部的患者家属。如医护人员人手不够的时候,约束、转运患者的过程中,都可以让家属或陪护参与,但有家属或陪护在场的情况下,在场者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出现干扰救治者,果断清理出抢救现场。
3、以患者安全为上 清理抢救环境,以保障患者安全为上。如医护人员人力不足的情况下,适当的留下若干家属协助抢救,也是可以的。但在增援人员到达后,护士就要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和技巧,委婉的让患者家属离开抢救环境,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引发医患纠纷。
总结
抢救时绝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清场。但也要灵活把握,抢救人力不足时,留下必要的人员留下协助抢救,也是可行的,但医护人员的工作要更加严谨,避免授人以柄,引发医患纠纷。如若留下协助抢救者干扰抢救,果断清理出抢救环境。
来源 | 健康界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