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一附院郭付有教授团队在脑卒中研究领域取得新成果

发布时间:2023-03-18阅读量:319

近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郭付有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蛋白药物研究中心畅君雷研究员团队、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内科冀雅彬副教授团队合作在脑卒中的药物治疗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论文以题为“An MMP-9 exclusive neutralizing antibody attenuates blood-brain barrier breakdown in mice with stroke and reduces stroke patient-derived MMP-9 activity”发表在ELSEVIER旗下药理学权威期刊《Pharmacological Research》上。郑大一附院在读研究生高强为共同第一作者,郭付有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脑卒中又称中风,包括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梗)和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溢血)两种类型。脑卒中已成为成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病因,我国发病风险39.9%,位居全球首位。现有的治疗方法因存在时间窗口限制、有效率低、并发症高等问题,亟需研究安全有效的药物或治疗方法,与现有的干预方法协同使用,来进一步改善脑卒中病人的预后。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是一种能够降解血管基底膜和内皮紧密连接蛋白的酶,破坏血脑屏障的结构与功能完整性,是一个公认的经典脑卒中治疗靶点。但已开发的MMP-9抑制剂具有特异性低和副作用大等问题,且目前尚无能够有效抑制MMP-9活性的药物被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相关领域的药物研究多年来进展缓慢。

该研究基于直接抑制功能选择策略开发出来的一个MMP-9全人源单克隆抗体L13,通过两种小鼠脑卒中模型和脑卒中患者的样本,系统探索了MMP-9中和抗体在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方面的治疗潜力。实验结果显示,在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后静脉注射L13抗体能够显著减少小鼠脑组织损伤,改善小鼠的神经功能和生存率。与对照抗体相比,L13抗体能够显著抑制MMP-9介导的脑血管基底膜和内皮紧密连接蛋白的降解,并分别在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模型中保护血脑屏障的完整性。研究还发现,L13抗体在人类脑卒中患者来源的血液和血肿旁脑组织样本中也能够有效地抑制MMP-9活性,并且与其他MMP家族成员无交叉反应,表明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中和活性。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靶向MMP-9这一经典药物靶点,L13抗体在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病症中都能保护血脑屏障并减轻脑损伤,有望成为MMP-9靶向药物开发的突破口,为脑卒中病人提供新的治疗药物。

郭付有教授表示,研究团队将会继续合作,进一步评估L13抗体在其他疾病动物模型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积极推动基于L13抗体的药物临床前开发和临床试验,争取早日实现其临床应用。

该研究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对外合作项目等项目的资助。

(神经外科)


来源 | 健康界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160
319
我有话说:
0 / 5000
所有评论(0条)
最新最热
  • 1
前往
关注我们
精英荟医生招聘
官方公众号
精英荟医生招聘
官方小程序
资讯动态
MORE+
1
173家医院升为三级!揭秘医院等级评审重点与痛点
2
苗建亭教授:老年性痴呆症的预防和治疗
3
李x教授,谁不想全民免费医疗?
4
《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解读
5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5个原因
6
全球超170个新药研发加速,突破性疗法助力乙肝治愈
7
准爸妈须知!出现这些情况不易备孕!兰州天伦生殖不孕症医院科普
8
儿童感统失调表现及科室就诊指南
9
秋意渐浓,警惕‘秋老虎’对心脏的潜在威胁
10
关于做好2024年中国医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
11
公立医院再次被要求「过紧日子」,仍需探索下一步怎么走?
12
糖尿病、脂肪肝比肝炎、肝硬化更易罹肝癌?
13
公立医院再次被要求「过紧日子」,仍需探索下一步怎么走?
14
【老年心理】高龄老人的嗅觉、味觉、温度觉、触觉
15
政策红利叠加需求激增,“康养+疗愈”模式成银发文旅新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