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每年高考前后偶有考生突发心脑血管疾病?

发布时间:2023-06-06阅读量:253

近几年,高考结束后的一个月内,总会有这样的新闻出现:《高考结束熬夜狂欢,20岁学生竟突发脑梗》、《高考生查分第二天脑出血进ICU》、《19岁男孩高考后突发心梗离世》等。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这些不幸发生?

心理压力过大。

高考是一场重要的人生考验,考生往往会承受来自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巨大压力,导致情绪紧张、焦虑、抑郁等,这些心理因素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使血压升高、心率失常、血管收缩等,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生活习惯不良。

高考前后,考生往往会忽视饮食、睡眠和运动等方面的健康管理,导致营养不均衡、睡眠不足、缺乏体力活动等,这些不良习惯会影响血液循环和代谢,使血液粘稠度增加、血脂升高、血管硬化等,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脑血管本身的病变

有些考生可能存在先天性或后天性的脑血管异常,如动静脉畸形、动脉瘤、动脉硬化等,这些病变会使脑血管壁变薄或变硬,容易发生破裂或堵塞,导致出血性或缺血性的脑卒中。高考前后的应激状态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这些病变。

为了预防和减少高考前后考生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症状,建议考生和家长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良好的心态

考生应该正确对待高考,认识到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不是决定命运的唯一因素,不要给自己过多的压力和期待,要树立信心和勇气,积极面对挑战。家长也应该给予考生适当的关心和支持,尊重和理解他们的想法和选择,避免过分干涉和施压。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考生应该注意饮食平衡,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纤维素的食物,少吃油腻、辛辣和高盐的食物,避免饮用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考生还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每天至少睡7-8小时,避免熬夜和起夜。此外,考生还应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跑步、打球等,以增强体质和放松心情。

定期进行体检

考生在高考前后应该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或既往史的考生,应该重点检查血压、心电图、血脂、血糖等指标,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心脑血管疾病。如果出现胸闷、胸痛、心悸、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该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来源 | 科普中国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160
253
我有话说:
0 / 5000
所有评论(0条)
最新最热
  • 1
前往
关注我们
精英荟医生招聘
官方公众号
精英荟医生招聘
官方小程序
资讯动态
MORE+
1
173家医院升为三级!揭秘医院等级评审重点与痛点
2
苗建亭教授:老年性痴呆症的预防和治疗
3
李x教授,谁不想全民免费医疗?
4
《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解读
5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5个原因
6
全球超170个新药研发加速,突破性疗法助力乙肝治愈
7
准爸妈须知!出现这些情况不易备孕!兰州天伦生殖不孕症医院科普
8
儿童感统失调表现及科室就诊指南
9
秋意渐浓,警惕‘秋老虎’对心脏的潜在威胁
10
关于做好2024年中国医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
11
公立医院再次被要求「过紧日子」,仍需探索下一步怎么走?
12
糖尿病、脂肪肝比肝炎、肝硬化更易罹肝癌?
13
公立医院再次被要求「过紧日子」,仍需探索下一步怎么走?
14
【老年心理】高龄老人的嗅觉、味觉、温度觉、触觉
15
政策红利叠加需求激增,“康养+疗愈”模式成银发文旅新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