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华中医院程兆云教授团队应用MitraFix®成功完成一例高难度左心室室壁瘤合并重度FMR二尖瓣置换病例
5月30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程兆云教授,携同心外科王圣主任、陆国庆医生、齐振昌医生、高少伟医生,麻醉徐红党主任,手术室邵冠军、王莉,体外循环任培军医生,在超声科黄丹青医生全程仅经超声引导下,成功完成一例高难度左心室室壁瘤合并重度FMR病例的二尖瓣介入置换产品MitraFix®注册临床试验植入,该病例为本院第三例。MitraFix®作为全国首款完全原创TMVR器械,做到将二尖瓣重度反流(4+)降至无反流充分证明了其易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此次植入的成功,标志着由胡盛寿院士牵头的MitraFix®经导管二尖瓣置换产品注册临床试验进度及未来应用前景取得新的突破!
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男性,入院诊断:慢性心力衰竭EF :33%、LVEDD:75mm、节段性左室壁动异常;左室心尖部室壁瘤形成; 二尖瓣关闭不全( 重度 );三尖瓣反流(中度);主动脉瓣退行性变并反流(轻度+);左心增大、主肺动脉及分支增宽;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减低。
术前评估
经阜外华中心外科MDT团队综合评估,患者为重度FMR患者,为传统外科手术极高危患者,决定进行MitraFix®经心尖二尖瓣植入。术前心脏CTA瓣环面积折算最大直径39.7mm 模拟植入34号二尖瓣瓣膜, 心室Neo LVOT面积可。
手术过程
手术采用左侧第6肋间微创切口心尖入路,在超声引导下,清晰识别MitraFix®输送系统准确跨瓣,并将人工瓣膜准确释放于二尖瓣瓣环,瓣膜释放后支架贴合牢固,术后无反流,二尖瓣前向血流通畅、峰值跨瓣压差1mmHg,左心室流出道通畅,流出道血流速度为0.8m/s. 后顺利撤出输送系统,关闭心尖切口,手术顺利结束。
研究背景
二尖瓣病变是发病率最高、介入治疗难度最大的瓣膜疾病。在我国据不完全统计,二尖瓣病变潜在患者人数逾千万,治疗缺口极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越来越常见,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退行性(DMR)及功能性(FMR)二尖瓣关闭不全构成的复杂二尖瓣反流疾病谱,也大大增加了该类瓣膜病变的治疗难度。介入二尖瓣诊疗器械的研发已成为全球心血管介入诊疗领域的热点及难点。
专家简介
主任医师,博士,华中阜外医院副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卫生科技领军人才,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河南省医学会心脏大血管外科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名誉会长(首届会长)、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心脏移植学组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冠心病学术委员会全国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机械循环支持分会全国委员。国际微创心胸外科学会(ISMICS)委员、亚洲心血管及胸外科学会(ASCVTS)委员。兼任国际微创心胸外科协会(ISMICS)、《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审稿人,《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特邀审稿人,《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副主编。
个人概况:心脏外科微创医疗组组长,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技术特长:微创手术技术治疗成人心脏病,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瓣膜置换手术,瓣膜修复手术,主动脉根部病变的手术治疗,房颤射频消融术;胸腔镜微创技术治疗成人心脏病;成人先心病介入封堵手术;尤其擅长经导管瓣膜介入技术,包括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TAVR),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手术(TMVR),曾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前往德国慕尼黑心脏中心学习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技术,并作为访问学者分别前往日本仙台厚生病院,及台湾振兴医院进行交流学习。
学术任职及获奖: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青委会委员;中国微创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微创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亚洲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技术学术委员会委员;第二届亚太结构性心脏病俱乐部银晶会员;第二届中国青年医师微创瓣膜手术大赛三等奖;第三届中国青年医师微创瓣膜手术大赛三等奖;2022年度“中国好医声”全国总决赛二尖瓣位钻石奖;河南医师协会心外科分会秘书;河南省微创心脏大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八届《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编辑委员会青年委员。
来源 | 健康界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