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分析(2023.5.18):随访进展且伴血管征的磨玻璃影是肺癌吗?该手术了吗?

发布时间:2023-05-18阅读量:238

网络咨询病例:

前言:我们病例分享中经常讲,如果是肺结节随访有进展要当心;如果有血管进入要当心;如果有胸膜牵拉要当心……,但实际临床工作中仍要综合考虑评估,许多时候并不总是盯着某一个点来看问题。这也大概就是医生与非医务人员的区别。普通百姓也很容易通过学习来获得部分影像或医学知识,但真的应用到实践中,却总会与医生仍有些不同。今天我们分享的这个问诊病例,其实是随访有所进展的,而且也有明显血管进入,但我给出的意见却仍不首先考虑肺癌,建议再观察随访下。当然我的意见并不百分之百正确,但我想从风险高低角度来考虑,显然应该也是可行的。

病史信息:

基本信息: 

男 63岁。

主诉:

肺结节病。

现病史:

发病情况及诊治经历:临床诊断肺结节病。 检查方法: 平扫(l)部位:胸部;多平面重组 影像所见: 双肺纹理清晰,气管、支气管通畅,未见狭窄或阻塞征。轴位及多平面重组示:右肺下叶后基底段胸膜下见不规则斑片灶,其内可见支气管影,范围约1.4cmX1.1cm×0.7cm。 双肺胸膜下多发片絮影,以双肺下叶为著。右肺中叶见不规则结节灶,大小约0.7cmX 0.6cm(肺窗薄层215),边界清楚。双肺多发实性小结节,大者位于右肺上叶前段支气管 旁,直径约0.5cm(肺窗薄层132),边界尚清,密度均匀。双侧胸膜不规则增厚。纵隔结 构清楚,未见占位病变,未见确切肿大淋巴结。心脏形态正常,心包未见增厚及积液。 诊断意见: 1、右肺后基底段胸膜下斑片灶,考虑炎性病变,请结合临床必要时抗炎治疗3个月或半 年复查。 2、双肺胸膜下多发片絮影,炎性改变可能;右肺中叶结节灶;双肺多发实性小结节;建议随 访。双侧胸膜不规则增厚。 3、纵隔未见确切肿大淋巴结。

曾就诊医院:

某省肿瘤医院,某省级所在地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希望获得的帮助:

请主任帮忙看一下CT报告和CT片,给一下意见。

影像印象:

这个病灶要说肯定是不恶性是说不来的,因为整体轮廓清,又有血管征,表现虽模糊但不光滑,关键是随访有所进展。但说它是恶性也有许多不符合的地方:首先就是不致密、感觉较为散在;其次瘤肺边界欠清;再次胸膜异常增厚却不是病灶的关系;另外附近区域有小的斑片,肯定不是考虑肿瘤的,那么主病灶也是同样性质,而非肿瘤的可能性就大了些。所以我觉得更符合炎性些。问题是随访进展这个不放心,那么会不会特殊类型的肺癌呢?粘液腺癌会不会这样?这大概也有可能。但若决定要手术,应该再观察随访下,待它更明显更像一点再说。当然若能靶扫描下,会有更多细节信息提供。

我的意见:

我分别截图了2022年与今年的片子,右下此灶是略有进展,但整体上感觉收缩力不明显,灶内有点像蜂窝状,虽然整体轮廓较清,但瘤肺边界显得有些模糊。加上邻近其他部位也有胸膜下的间质性改变的影像,我个人觉得目前考虑恶性的依据仍不够充分,若恶性,则也可能倾向粘液腺癌之类的可能性较大点。反正进展不算厉害,如果考虑再过4-6个月复查(最好可能的话来杭州靶扫描)更为稳当点。当然此灶位置靠边,若真有思想压力,局部切了化验既明确诊断兼具治疗作用也是可行的,要看你自己如何考虑。意见供参考!

感悟:

肺结节的影像诊断,有时候病灶确实不够典型,其实很难仅凭影像确定到底是什么性质,但我们通过前后的对比与影像细节的分析,至少能够大致判断风险高不高,能不能再随访观察,抑或已经到了必该手术切除的程度。这个是关键的问题,如果长期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的朋友也会发现,不管对于磨玻璃结节还是实性结节,这一理念在大部分病例分享中都有体现。因为说到底要不要干预取决于病灶对机体到底影响几何!

来源 | 健康界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160
238
我有话说:
0 / 5000
所有评论(0条)
最新最热
  • 1
前往
关注我们
精英荟医生招聘
官方公众号
精英荟医生招聘
官方小程序
资讯动态
MORE+
1
173家医院升为三级!揭秘医院等级评审重点与痛点
2
苗建亭教授:老年性痴呆症的预防和治疗
3
李x教授,谁不想全民免费医疗?
4
《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解读
5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5个原因
6
全球超170个新药研发加速,突破性疗法助力乙肝治愈
7
准爸妈须知!出现这些情况不易备孕!兰州天伦生殖不孕症医院科普
8
儿童感统失调表现及科室就诊指南
9
秋意渐浓,警惕‘秋老虎’对心脏的潜在威胁
10
关于做好2024年中国医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
11
公立医院再次被要求「过紧日子」,仍需探索下一步怎么走?
12
糖尿病、脂肪肝比肝炎、肝硬化更易罹肝癌?
13
公立医院再次被要求「过紧日子」,仍需探索下一步怎么走?
14
【老年心理】高龄老人的嗅觉、味觉、温度觉、触觉
15
政策红利叠加需求激增,“康养+疗愈”模式成银发文旅新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