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骤降的“真凶”

发布时间:2023-05-11阅读量:413

病例简述:

34床王某 患者老年女性,因“发作性乏力半年”以“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 2.高血压3级(很高危) 3.右髋关节置换术后”于2023-04-11收入院。

心电图:窦性心律 非特异性ST-T改变。

04-13 10:00左右,护士接到生化室电话,告知患者本次结果为1.20mmol/L,与4.2号血脂结果5.01mmol/L数值差异巨大,怀疑非同一人血液标本,拒绝出具结果,遂给予剔回,要求第二天复查。

护士回想当时采血时患者静息状态,护士静脉采血符合操作标准,采血后标本未剧烈震荡,放置时间合理,运送过程未震动,可以排除护士及运输过程导致结果差异大的因素。仔细追问患者病史,10天前曾入住我科,翻阅既往病历,出院记录显示医师建议出院后服用依折麦布,询问患者是否过量用药?患者自述严格遵医嘱用药,未增加剂量。查看既往医嘱单,发现患者在4.04注射“依洛优单抗”一次。护士推测本次血脂异常,是否与注射依洛优单抗有关?与主管医师沟通,医师表示该药为降血脂药物,但对该患者下降幅度有所怀疑,要求复查证实结果。

护士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理解及配合,定于4.14复查血脂1号。

4.14清晨,护士严格执行采血标准,并正确放置标本及正确转运,复查血脂1号示低密度脂蛋白为1.21mmol/L,证实患者10天内低密度脂蛋白下降幅度为76.49%。


分享理由:

1  如何一步步找出低密度脂蛋白下降过快的“真凶”?

导致低密度脂蛋白下降的原因有:病理性原因、药物因素、人为因素。

①病理性减低常见于营养不良、慢性贫血、骨髓瘤、创伤和严重肝病[1]。通过询问患者及查阅病历,可以排除病理性降低因素。

②通过询问病史,患者严格遵医嘱服用降血脂药物,无过量用药情况,并且通过家属及剩余药量可以证实,排除药物因素。

③而人为因素主要从护士、物业、患者、化验室四方面分析(见下图),最后可以排除人为因素。


2、只因为注射了此种药物,化验室才对护士的抽血产生了质疑。是何种神秘药物有如此大的“魔力”? 

依洛尤单抗注射液是2019年获准在我国上市的新药。依洛尤单抗是一种人源性单克隆抗体,可与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特异性结合,通过抑制PCSK9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LDLR)的结合来阻止PCSK9介导的LDLR降解,从而增加LDLR数量、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2]。

病案分析,反思总结:

1、作为临床护士,既要询问主观信息,又要查看客观资料。

护士通过对患者或其家属进行系统的询问,来收集患者健康相关资料,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治和护理经过,患者或家属能描述现在服用的药物,但对诊疗过程中的针剂不能详细描述,导致护士收集信息不完整。针对该患者,如果护士在收集资料时知晓患者一周前有依洛尤单抗注射史,当化验室提出质疑时,能确定是注射药物导致,为正常表现。避免患者二次抽血。

2、学习新型药物,提高护士专业水平。

依洛尤单抗注射液是2019年获准在我国上市的新药。我科在2022年10月份开始使用该药品。药学治疗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第一线。当接触新型药物时,护士要更新和把握药学知识,随着新药问世,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用药方法日趋复杂,要求护士不断提高用药能力,平时注重收集新药说明书,可黏贴成册,实时查阅,弥补知识的不足。也可以查看最新指南,科室集体学习。

3、护士要有科研思维,对于发现的特殊病历,善于总结归纳。  

称职的护士,在工作中应能察言观色,做一名爱思考的护士,打破思维定势,善于应用评判性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为了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护士应该结合患者的病情、医疗设备及技术等多角度思考,才能不被各种假象所误导。

周雅慧

参考文献:

[1]王英凯.血脂检测前的影响因素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20):1269-1270.

[2] 张许等. 依洛尤单抗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J]. 循证药学,2021,32(2):241-246

来源 | 健康界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160
413
我有话说:
0 / 5000
所有评论(0条)
最新最热
  • 1
前往
关注我们
精英荟医生招聘
官方公众号
精英荟医生招聘
官方小程序
资讯动态
MORE+
1
173家医院升为三级!揭秘医院等级评审重点与痛点
2
苗建亭教授:老年性痴呆症的预防和治疗
3
李x教授,谁不想全民免费医疗?
4
《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解读
5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5个原因
6
全球超170个新药研发加速,突破性疗法助力乙肝治愈
7
准爸妈须知!出现这些情况不易备孕!兰州天伦生殖不孕症医院科普
8
儿童感统失调表现及科室就诊指南
9
秋意渐浓,警惕‘秋老虎’对心脏的潜在威胁
10
关于做好2024年中国医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
11
公立医院再次被要求「过紧日子」,仍需探索下一步怎么走?
12
糖尿病、脂肪肝比肝炎、肝硬化更易罹肝癌?
13
公立医院再次被要求「过紧日子」,仍需探索下一步怎么走?
14
【老年心理】高龄老人的嗅觉、味觉、温度觉、触觉
15
政策红利叠加需求激增,“康养+疗愈”模式成银发文旅新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