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药驾驶危害大,“药驾”堪比酒驾

发布时间:2023-04-20阅读量:303

酒驾---已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关于“药驾”,您了解多少?国外资料表明,驾驶员服药后发生交通事故的比例比未服药者高出几倍;国内资料显示,服药后驾车发生的交通事故占整个交通事故的10%左右。因此,服药后驾驶已成为当今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哪些药物应该引起注意呢?

1.大多数感冒药及抗过敏药

感冒药 具有抑制中枢的作用,它多含有抗过敏药物成分(氯苯那敏)。目前,常用的抗感冒药有新康泰克、速效伤风胶囊、泰诺感冒片、感冒清、康得、日夜百服咛等。服用这些药物后的不良反应是头痛、眩晕、疲劳、耳鸣、紧张或焦虑、警觉性下降、注意力分散,使驾驶者大脑反应迟钝、精力不集中,甚至昏昏欲睡,使驾驶机能受到影响。抗病毒类药物如金刚烷胺(部分复方感冒药含有该成分)可引起失眠或兴奋、共济失调、眩晕等症状。

抗过敏药 常用的抗过敏药有盐酸苯海拉明、盐酸异丙嗪(非那根)、氯苯那敏、酮替芬、盐酸赛庚啶、息斯敏等。服用这些药后,可出现嗜睡、头昏、头痛、乏力、颤抖、耳鸣和幻觉等症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2.镇咳镇痛药

镇咳药 常用的有可待因、咳必清、右美沙芬等,服用后可出现嗜睡、头晕等不适反应,过量服用还可引起兴奋、烦躁不安从而影响驾驶安全。

解热镇痛药 常用的有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布洛芬、吲哚美辛等。服用阿司匹林、氨基比林等药物剂量过大,可出现眩晕、耳鸣、视听力减退、大量出汗,严重时可引起虚脱等副作用;服用布洛芬后偶见有头晕、头昏、头疼症状,少数人可出现视力降低和辨色困难;服用吲哚美辛后可出现头痛、眩晕、幻觉、精神抑郁等症状。

3. 降压药及抗心绞痛药

降压药 如硝苯地平(心痛定)、利血平、普萘洛尔(心得安)等。服药后可出现乏力、嗜睡、眩晕、头晕、头昏、眼花、幻觉等症状。

抗心绞痛药 如硝酸甘油、戊四硝酯、双嘧达莫(潘生丁)、派克昔林(心舒宁)、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等。抗心绞痛药常引起的副作用有头昏、头痛、眩晕、视力模糊、乏力、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等。

4.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

常用的有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甲氧氯普胺等。服用上述药物后,可出现头痛、头晕、嗜睡、耳鸣、乏力、颤抖、共济失调等症状。

5.催眠类药物

这类药物广泛用于治疗失眠,也可以调节心境,缓解轻微的焦虑、沮丧、紧张和暴躁。该类药物能使人的反应时间、注意力分配等驾驶能力下降,损伤动态视力,同时使人头晕、困倦、精神不振、焦虑、瞌睡、疲乏、眩晕、神经错乱等。另外,部分治疗晕车的药物含有安眠药的成分,服用后会导致困倦瞌睡、动作呆滞。

6.降糖药

常见降低血糖药物有注射用胰岛素,口服药磺酰脲类、阿卡波糖等。如果注射药物或服药过量,之后又未及时进餐,血糖的快速降低会诱发低血糖可导致惊厥、昏迷、意识模糊等症状。建议糖友随车携带一些干粮、糖块,如果出现心慌、乏力、出虚汗等低血糖症状时,及时靠边停车,并补充能量,避免危险驾驶。

7.抗精神病药

抗焦虑药 常用的有安眠药、利眠宁、盐酸羟嗪(安泰乐)等。服用后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嗜睡、乏力、心悸等。

抗抑郁药 用于治疗情绪低落、抑郁消极的药物,如丙咪嗪、氯丙咪嗪、马普替林等。服药后常伴有疲乏、嗜睡、视力模糊、肌肉震颤、反应迟钝等症状。

所以,服药期间最好不要驾车,如果必须在服药期间驾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Ⅰ.在看病或买药品时应主动说明“我是驾驶员”,请医生尽量避免开出对行车安全有明显不良反应的药物。

Ⅱ.驾驶员在服用药品之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注意药品的成分、用法用量、禁忌证和副作用。

Ⅲ.在服药开车时应时刻留意自身状态,出现身体不适或异常,应停车休息,情况严重的要及时就医。

作者:陈业 刘艳平

来源 | 科普中国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160
303
我有话说:
0 / 5000
所有评论(0条)
最新最热
  • 1
前往
关注我们
精英荟医生招聘
官方公众号
精英荟医生招聘
官方小程序
资讯动态
MORE+
1
173家医院升为三级!揭秘医院等级评审重点与痛点
2
苗建亭教授:老年性痴呆症的预防和治疗
3
李x教授,谁不想全民免费医疗?
4
《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解读
5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5个原因
6
全球超170个新药研发加速,突破性疗法助力乙肝治愈
7
准爸妈须知!出现这些情况不易备孕!兰州天伦生殖不孕症医院科普
8
儿童感统失调表现及科室就诊指南
9
秋意渐浓,警惕‘秋老虎’对心脏的潜在威胁
10
关于做好2024年中国医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
11
公立医院再次被要求「过紧日子」,仍需探索下一步怎么走?
12
糖尿病、脂肪肝比肝炎、肝硬化更易罹肝癌?
13
公立医院再次被要求「过紧日子」,仍需探索下一步怎么走?
14
【老年心理】高龄老人的嗅觉、味觉、温度觉、触觉
15
政策红利叠加需求激增,“康养+疗愈”模式成银发文旅新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