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甲流比新冠还难受?专家建议:对症备药

发布时间:2023-04-14阅读量:388

近期,流感来势汹汹,频繁登上热搜,中招人数也逐渐增多。近期多地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例处于高位,部分中小学、托幼机构也报告了流感聚集性疫情。

目前多地流感主要以A型(H1N1)pdm09为主,A(H3)亚型流行病毒共同流行,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监测情况一致。流感活动水平在2月底开始升高,3月上升趋势明显,目前整体仍处于高位。

对于家长们而言,

也许最操心的问题是:

孩子感染甲流,怎样用药安全有效?

如何做才能减轻孩子的不适?

01、甲流来势汹汹

主要原因看这里

专家认为,天气是导致病毒传播的一大因素。目前广东多地出现“回南天”,早晚温差大、空气湿度大,为病毒传播提供了有利环境。

此外,也与人们对新病毒尚没有建立足够的免疫防护墙有关。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内科和发热门诊主任李淑华介绍,近3年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都未在我国广泛流行,导致人群对该病毒的预存免疫力有所降低。值得留意的是,与去年夏季患者以5岁以下儿童多见不同,今年的患儿大多已经上了小学,甚至是初中生。

也有专家认为,随着我国本轮新冠疫情基本结束,大家逐渐放松了戴口罩,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感染的概率。

02、奥司他韦不是万能的

这些症状尽快就医

由于奥司他韦在临床上是预防与治疗流感的“特效药”,部分地方出现了市民抢药、奥司他韦供应紧张的情况。有必要囤药吗?专家认为,还应理性对待。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陈剑锋表示,如果近7天内有接触流感病人或高度疑似的病人,而后出现了发热、全身酸痛、嗓子痛、咳嗽等症状,流感的概率很大,需要尽快就医。

一般来说,自行服用奥司他韦进行预防,适用于感染后容易发生重症的高风险人群,比如有基础病的老年人等。

而对于大多数一般人群来说,奥司他韦是处方药,建议经医生评估后再使用。且其还有一定副作用,常见有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如使用后出现问题需前往医院评估,必要时调整用药。

李淑华提醒:对于小孩、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或肥胖者而言,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一旦出现发热后精神状态差、心率加速,尤其是孩子有惊厥、抽搐、全身发凉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03、专家建议:对症备药

药物使用锦囊请收好

包括甲流在内的流感都属于自限性疾病,在发病 3-5天后发热会逐渐消退,头痛、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也会逐渐缓解。

不过,这并不是鼓励我们在中招之后硬扛:在甲流早期尤其是发病48小时内,使用抗流感药物可以明显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目前,国内可用的流感抗病毒药物主要有奥司他韦(包括颗粒和胶囊)、扎那米韦、帕拉米韦、阿比多尔和玛巴洛沙韦等。

此外,还可以参考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流行性感冒诊治方案(2020版)》。

目前,推荐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主要包括化学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血凝素抑制剂)和中药方剂。

有专家指出,相较单纯抗病毒药物,中药对于治疗甲型H1N1流感具有整体调节、多靶点的特点,不仅能退热、消炎、抗病毒,而且具有提高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在治疗退热、消炎、减轻上呼吸道症状方面更具优势。

04、甲流VS普通感冒

用4招迅速区分。当身体出现以下特征时,就需怀疑是甲流而不是普通感冒:

(1) 突发高热,恶寒症状明显

甲流等流感通常起病较急,在发病 3-6 小时内会出现发热,并迅速发展为高热,可能持续 3-5 天。由于体温上升迅速,病人常感觉恶寒。

(2)严重头痛、全身酸痛

大部分甲流病人,会出现严重头痛,眉弓、太阳穴部位最为明显。而且,因为甲流病毒释放的毒素会引起大量酸性物质的产生,因此常伴有全身性肌肉酸痛、关节酸痛等表现。

(3)持续疲乏、虚弱感

大多数甲流病人发病后精神较差,感到明显的疲乏无力,甚至会头晕、整天想睡觉,影响生活和工作。

(4)胸部压迫感

表现为胸闷、憋气、呼吸不畅,可能是病毒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感染,导致气体交换不足,出现轻度缺氧症状。

来源:江门发布-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61
388
我有话说:
0 / 5000
所有评论(1条)
最新最热
精英荟-39311
对症下药
评论时间:2023-04-14
回复
0
  • 1
前往
关注我们
精英荟医生招聘
官方公众号
精英荟医生招聘
官方小程序
资讯动态
MORE+
1
173家医院升为三级!揭秘医院等级评审重点与痛点
2
苗建亭教授:老年性痴呆症的预防和治疗
3
李x教授,谁不想全民免费医疗?
4
《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解读
5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5个原因
6
全球超170个新药研发加速,突破性疗法助力乙肝治愈
7
准爸妈须知!出现这些情况不易备孕!兰州天伦生殖不孕症医院科普
8
儿童感统失调表现及科室就诊指南
9
秋意渐浓,警惕‘秋老虎’对心脏的潜在威胁
10
关于做好2024年中国医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
11
公立医院再次被要求「过紧日子」,仍需探索下一步怎么走?
12
糖尿病、脂肪肝比肝炎、肝硬化更易罹肝癌?
13
公立医院再次被要求「过紧日子」,仍需探索下一步怎么走?
14
【老年心理】高龄老人的嗅觉、味觉、温度觉、触觉
15
政策红利叠加需求激增,“康养+疗愈”模式成银发文旅新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