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毅讯| eClinicalMedicine:后天胖子比先天胖子有更高的心血管风险!
众所周知,肥胖对心血管系统、代谢都有着显著影响。然而,随着基因组学的进步,我们可以通过基因组学预测体重指数(BMI),从而区分那些基因型容易肥胖的人(先天胖子)和那些基因不容易肥胖是后天生活方式引起的肥胖的人(后天胖子)。近期,eClinicalMedicine杂志发表了一篇双生子研究队列的结果,探讨了这一话题。
研究者使用了1959年之前出生的瑞典双胞胎的队列研究数据,这些双胞胎在40-64岁(中年)或65岁以上(老年)或两个时间段都测量了BMI,同时利用全国登记册心血管疾病(CVD)数据。BMI的多基因评分 (PGSBMI) 用于定义基因预测的BMI。缺少 BMI或协变量的参与者,或在第一次BMI测量时被诊断患有CVD的参与者被排除在外,最终共有17,988人的分析样本。研究者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来检查BMI类别与事件CVD之间的关联,按PGSBMI分层。应用双胞胎控制模型来调整PGSBMI未捕获的遗传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1984年至2010年间,17,988名参与者参加了瑞典双胞胎登记研究。在所有PGSBMI类别中,中年肥胖与更高的CVD风险相关,但与遗传预测较低BMI的参与者的相关性更强(PGSBMI高和低的风险比分别为1.55至2.08)。在同卵双胞胎中,基因预测的BMI没有差异,表明PGSBMI未捕获完全的遗传信息。当在晚年测量肥胖时,分析结果相似,但统计效力低。
“毅讯点评”
本研究通过双生子长期随访队列研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先天胖子可能因为是命中注定的胖,肥胖相关的心血管风险较小。而后天胖子则是没有珍惜自己良好的基因,由于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引起了肥胖,并加重了肥胖对心血管风险的影响。换而言之,后天胖子的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但影响了体重也影响了心血管系统。因此,如果是命中注定的肥胖,就与生活讲和吧。若是后天养成的肥胖,还是要积极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仅为了体重,也为了健康。
参考文献: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eclinm/article/PIIS2589-5370(23)00120-7/fulltext
作者简介
张毅,FACC,FESC,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泛血管中心主任;同济大学研究员、副教授、博导;CCI执行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委;上海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
来源 | 健康界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