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
公立医院三甲广东省深圳市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互联网医院),是南山区人民政府建立的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始于1946年的“宝安县卫生院”,1991年随南山区的成立更名为“南山区人民医院”,1995年晋升为二甲医院,2003年成为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基地,2009年加挂“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2011年晋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7年获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主基地,2019年第一名称变更为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第二名称为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第三名称为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互联网医院。
医院现有编制床位1482张,实际开放床位1409张,开设42个临床科室、13个医技科室。截至2022年12月31日,医院有职工2308人(卫技人员201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59人(博士后28人)、硕士研究生507人,博士研究生学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6.89%、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比28.86%。全院高级职称人员共567人(正高181人、副高386人),中级职称人员1037人,高级职称占比24.57%,中级以上人员占比69.5%。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1人、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1人、深圳市卫生健康系统特聘岗位6人(其中B档专家2人,C档专家1人,D档专家3人)、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17人(地方级领军人才4人,后备级人才13人)、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9人、南山区领航人才7人。医院博士研究生导师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8人。
2022年,总诊疗量人次227.7万人次(含体检、核酸门诊、急诊),出院53637人次,出院患者手术占比40.97%,平均住院日6.91天;手术21976人次,四级手术3733人次,四级手术占比16.99%,微创手术4981人次,微创手术占比22.67%;CMI值1.31,时间消耗指数0.79,费用消耗指数0.97。
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考核中,连续4年国家监测指标等级A及以上。在2022年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发布的《广东省定点三级医疗机构医保医药服务评价报告(2021)》中,我院总分位居广东省定点三级综合医疗机构第14名。
医疗技术——可开展体外膜肺氧合(ECMO)、机器人辅助下颅脑疾病治疗(脑肿瘤及脑出血)、腹腔镜下荧光+术中超声引导肝切除术、经皮脊柱内镜ULBD术、恶性黑色素瘤切除及前哨淋巴结清理术、康复辅具矫形器的3D打印技术、喉部4D CT成像技术,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
科研创新——以临床研究院建设为抓手,医院近3年加大投入,搭建科研平台:包括2020年建设生物样本库和动物实验中心,2021年以干细胞转化研究为重点成立临床医学转化中心,配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膜片钳系统、高通量测序仪、3-D打印机等科研设备。2018年成为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目前为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已有5名博士后出站,目前在站20名。5年间,医院共发表学术论文1262篇,其中SCI论文239篇,2022年发表70篇,最高影响因子23.178分。国家自然科研基金面上7项,青年基金7项,中国博士后基金7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3项;获得专利150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有2项发明专利转让;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临床重点专科2个。
医学教育——2017年成为国家住培基地,15个专业,住培累积招生580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三大”考核成绩位于全省前列,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2020年96.81%,居广东省第一,2021年通过率92.71%,为广东省第二,2022年通过率89.66%,全省第12(市综合医院第1);年度业务水平测试2020年综合排名全国第11,其中8个专业排名位为全国和全省前十,2022年水平测试成绩全省第3,深圳市第1;2019年至2022年连续四年结业考核通过率100%。此外,2020年度获广东省住培医师病历大赛获第三名、深圳市住培临床能力大赛团体二等奖;2021年获深圳市住培临床能力大赛团队特等奖和一等奖等。2022年获批急诊专业和妇产科专业两个专培基地。2021年获深圳市住培临床能力大赛团队特等奖和一等奖等。依托2100平方米的临床技能中心,形成了多元化技能培训体系,包括:高级生命支持(ACLS)、麻醉危机处理、创伤救治综合处理等系列模拟课程。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持续改进,已形成初级、中级、高级三级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已经形成一批包括疼痛专业技术培训班、麻醉危机情境模拟培训、创伤救治等品牌项目。
医疗设备——配有宽探测器Revolution CT、双源SOMATOM Force CT、光子CT、3.0T超导型核磁共振、1.5T超导型核磁共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系统(PET-CT)、双能X线骨密度仪、彩色多普勒超声仪,以及高端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电磁导航气管内镜定位系统,医用直线加速器、后装治疗机、放疗模拟定位CT等诊疗设备。2022年,医院引进了第四代内窥镜手术机器人(即“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及开展各项腔镜手术和影像检查必需的多项大型诊疗设备。
信息化建设——医院充分利用5G、F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I等新技术,加快推进以“12345+N”为架构体系的智慧医院建设。即构建能实现医疗、运营和后勤统一指挥调度的“一个智慧大脑”;建设具有超强算力、存储力的“两朵云”(私有云+公有云);铺设可实现高通量传输的5G、F5G、WIFI6三张“智慧网络”;应用电子病历、互联互通、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四大智慧标准”;搭建实现数据整合的信息集成平台、医疗大数据平台、建筑物联网平台、医疗物联网平台和位置服务平台“五大智慧中台”;通过物联网实现医院所有终端连接的“N个应用场景”,构建万物互联的智慧医院,打造“智慧医院南山样板”。全流程一码就医、AI辅助诊断、远程超声、5G急救、数字一体化手术室、五级电子病历、互联网医院线上就医、“无线、无纸、无片”医院、“互联网+延续护理”、智慧医保、智慧安防、觅决系统智慧管理… …如今,越来越多的智慧应用场景已经在医院落地,患者就医体验、医疗服务质量、医院运营效率大幅提升。作为全国率先全面部署F5G全光网络的医院,申报的“F5G-智慧医院的基础底座”项目,于2022年获首届“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大赛全国二等奖(共3228个项目参赛)。
护理人员
1年以上本科初级
护理本科(应届生)
1年以上本科不限
护理硕士
1年以上硕士初级
护理博士
1年以上博士不限
心血管内科介入医师
1年以上硕士初级
过敏反应科医师
1年以上硕士初级
病理科医师
1年以上硕士初级
核医学科医师
1年以上硕士初级
高压氧科医师
1年以上硕士初级
介入超声科医师
1年以上硕士初级
超声科医师
1年以上硕士初级
超声科医师
1年以上博士初级
口腔科牙周医师
1年以上硕士初级
口腔颌面外科医师
1年以上硕士初级
手足显微血管外科医师
1年以上硕士初级
精神科医师
1年以上硕士初级
- 1
- 2
- 3
页
联系我们
联系人: 人事科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桃园路89号
登录查看医院联系方式
相似医院推荐
-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15个职位正在招聘
- 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192个职位正在招聘
-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182个职位正在招聘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80个职位正在招聘
-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区中医院)180个职位正在招聘
- 深圳大学总医院167个职位正在招聘
- 江门市中心医院165个职位正在招聘
- 暨南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河源市深河人民医院)160个职位正在招聘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59个职位正在招聘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147个职位正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