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公立医院三甲广东省深圳市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80年,1996年创建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是深圳市首批两家“三甲”医院之一。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先进集体”、“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等荣誉称号。
2017年,牵头成立深圳第一个“社康中心-区级医院-市级医院”分级诊疗和三级联动的紧密型医联体——深圳市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2018年,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2019年,以医院为依托成立深圳市转化医学研究院,着力打造全市转化医学研究资源共享和服务平台;2022年,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成立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创新技术转化中心;同年,入选广东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2018年-2022年,连续五年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等级为A+,2022年度位居全国第70名,稳居全国百强。
基本信息
医院占地面积3.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910张,2023年门急诊量206.10万人次,出院人数91438。截至2023年底,在职员工336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01人,各类高层次人才超100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名,在站博士后98名。
学科建设
医院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努力打造“院有名科、科有特色、人有专长”。持续强化学科内涵建设,学科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的学科体系基本建成,形成了学科“脑强骨头硬、烧伤五官强、重症是保障”的鲜明特色。
截至目前,医院共获批国家、省、市临床重点专科32个,
其中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骨科、神经外科、烧伤科);
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1个(中西医结合科)
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6个(骨科、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科、烧伤科、重症医学科、口腔科);
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5个(运动医学科、泌尿外科、神经内科、肾病科、血液内科);
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2个(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中西医结合老年病科);
深圳市临床重点专科/专病11个(脊柱外科、运动医学科、手外科、泌尿外科、血液内科、康复医学科、肾病科、介入科、护理、临床药学科、脑卒中);
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3个(老年病科、针灸推拿科、肿瘤科);
深圳市非中医类医院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1个(中医科);
国家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网络成员)共5个: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国家代谢病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网络成员单位及大湾区分中心、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区域分中心;
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共28个:血液内科、内分泌科、肾病学专业、呼吸内科、骨科、烧伤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甲乳外科、肝胆外科、胸外科、中西医结合科、重症医学部、耳鼻咽喉科、神经内科、妇科、皮肤科、急诊科、口腔科、肛肠外科、肿瘤科、风湿免疫科、麻醉科、中医老年、消化内科、康复科、Ⅰ期临床试验研究室-生物等效性试验、Ⅰ期临床试验研究室-I期药物临床试验;
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共25个:内科、儿科、急诊科、神经内科、全科、康复医学科、外科、外科(神经外科方向)、外科(胸心外科方向)、外科(泌尿外科方向)、外科(整形外科方向)、骨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咽喉科、麻醉科、临床病理科、检验医学科、放射科、超声医学科、口腔全科、皮肤科、核医学科、口腔颌面外科、重症医学科;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肿瘤基因组临床应用关键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医学合成生物学工程实验室(深圳大学共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蛋白组学实验室(三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舌诊原理与应用重点研究室;
广东省创新平台、实验室共6个:广东省智能化数字骨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脑血管病转化医学创新平台、广东省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创新平台、广东省运动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泌尿生殖肿瘤系统与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肿瘤基因组临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共12个:深圳市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蛋白质组学中医药三级实验室、舌诊原理与应用重点研究室、分子医学诊断重点实验室、深圳市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研究重点实验室、深圳细胞生物技术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深圳脑损伤与修复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医学重编程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生物材料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医学检验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免疫基因治疗工程实验室(提升)、深圳市微生物基因组修饰编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公共平台共10个:深圳市驯化器官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深圳市脑损伤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深圳市运动医学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深圳市重大疾病体外诊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深圳市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深圳市药物临床试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深圳骨髓移植技术临床应用公共服务平台、深圳市眩晕诊治与前庭功能重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深圳市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筛查服务平台、深圳市青少年脊柱健康智能诊疗与防控公共服务平台;
深圳市研究所共7个:深圳市血液病研究所、深圳市老年医学研究所、深圳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深圳大学泌尿生殖研究所、深圳大学糖尿病研究所、深圳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深圳市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研究所;
深圳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共5个:深圳市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深圳市康复医疗质控中心、深圳市泌尿外科临床质控中心、深圳市消毒供应质控中心、深圳市临床用血质量控制中心;
引进“孔雀计划”团队共3个:肿瘤生物标准物与免疫细胞治疗团队、组织修复与再生的关键科技和医疗新技术研究创新团队、常见恶性肿瘤的精准医学研发团队;
引进“三名工程”团队38个:首都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学科团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敖英芳教授运动医学专家团队;北京积水潭医院王满宜创伤骨科治疗团队;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赵国屏院士肿瘤精准治疗团队;美国匹兹堡大学戴一凡教授异种器官移植团队;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及蒙特利尔神经疾病研究所团队;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徐克成团队;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凡凡院士肾内科团队;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励建安院士康复医学团队;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杨焕明院士产科团队;北医三院刘忠军教授脊柱骨科团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守珍教授专科护理团队;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景在平教授创新团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卫教授骨肿瘤团队;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李华伟教授耳鼻喉科团队;复旦大学附属医院邵志敏教授乳腺外科团队;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王建祥教授血液内科团队;西南医院吴军教授烧伤外科团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郭应禄院士/周利群教授泌尿外科团队;北京协和医院金征宇教授放射影像诊断团队;北京协和医院刘晓红老年医学团队;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周智广教授代谢内分泌团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姚咏明教授重症医学科团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于布为教授团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刘迎龙教授先天性心脏病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团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阎锡蕴院士纳米酶应用转化团队;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陈可冀院士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团队;西南医院(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唐康来教授足踝外科团队;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学浩院士肝脏外科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马丁院士妇科恶性肿瘤精准诊断与治疗团队;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吕国忠教授烧伤整形外科团队;北京积水潭医院田文教授手外科团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德昌教授重症医学团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朱平教授老年医学科团队;成都中医药大学梁繁荣教授针灸学经穴效应临床研究团队;西澳大学马歇尔教授幽门螺旋杆菌研究团队;哈佛医学院附属斯波尔丁康复医院海曼院士医养康复团队;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王艺教授儿童神经专业团队。
科研成果
近五年来,医院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牵头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3项,承担(子)课题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0项,其中承担重大项目1项、重点国际合作项目2项;获批省市级科技计划600余项;各级科研经费累计达5亿元。医院荣获国家、省市级科技奖29项;发表SCI论文1604篇,最高影响因子达72.087,JCR二区及以上占比达67.4%;授权国家专利1361项,其中发明专利226项。在Nature出版集团发布的自然指数排行榜中,医院2016-2021年连续六年进入全国医疗机构前百强;科睿唯安(原汤森路透)公布的ESI排名,医院临床医学学科于2019-2023年连续五年跻身ESI世界前1%;2023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15个学科进入2023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全国百强,15个学科进入2019-2023五年医院总科技量值全国百强;首两届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排行榜发布,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排名保持在全国前24位。医院坚持以“高质量创新发展”为导向、以临床需求为引导,鼓励学科交叉合作,不断推进成果转化,完成医学成果转化20项,直接受益达509.38万元,为助力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持续发力!
教学情况
医院作为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一临床医学院,是深圳市首批获批的三家住培基地之一临床教学与医疗实践紧密结合,建立了深圳市卫生系统中完整的教学体系;始终坚持“医教协同”的发展理念,积极整合院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教学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医院现有博士研究生培养专业4个,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2名;硕士研究生培养专业25个,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65名,临床带教师资633名;2007年获“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称号,2013年获批深圳市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3年深圳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成功入选广东省首批高水平临床医学院培育建设单位,是深圳市唯一入选的单位。我院是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基地编号:44126),目前拥有住培专业基地25个,其中康复医学科为省级住培重点专业基地。三家协同单位: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宝安区中心医院、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医院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狠抓行风政风、廉政建设,倡导积极的医院文化,借助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的东风,抢抓“双区驱动”重大机遇,秉持“一切为了患者健康”的宗旨,以高水平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重点专科、重点学科群、区域医疗中心三大重点建设工作为轴心,以基建扩容、智慧医院、人才优化、临床研究、科研转化、管理深化为驱动引擎,努力实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医院”的“十四五”建设目标。我们坚信:有光荣传统的“二院人”,将能继续大力弘扬“敬业、爱院、团结、奉献”的医院院训,锚定“技术精湛 服务至尚”的发展愿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内分泌科医师
不限博士不限
心血管内科医师
不限博士初级
眼科医师
不限博士初级
血管外科医师
不限博士不限
胸外科医师
不限博士初级
泌尿外科医师
不限博士初级
烧伤整形科医师
应届毕业生博士初级
肛肠外科医师
不限博士初级
中医内科医师
5年以上博士不限
中西医结合医师
不限博士初级
口腔门诊医师
不限博士初级
麻醉科医师(博士)
不限博士初级
皮肤科医师
不限博士初级
医学影像科医师
不限博士初级
内科医师(深圳二院龙华医院)
不限博士初级
外科医师(深圳二院龙华医院)
不限博士初级
- 1
- 2
- 3
- 4
- 5
- 6
页
联系我们
联系人: 陈老师
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笋岗西路3002号
登录查看医院联系方式
相似医院推荐
-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15个职位正在招聘
- 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192个职位正在招聘
-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182个职位正在招聘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80个职位正在招聘
-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区中医院)180个职位正在招聘
- 深圳大学总医院167个职位正在招聘
- 江门市中心医院165个职位正在招聘
- 暨南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河源市深河人民医院)160个职位正在招聘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59个职位正在招聘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147个职位正在招聘